塞上大阅兵上的矿大学子

——记我校退伍军人周曦萌

期次:第362期    作者:郭雅欣   查看:131
 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军旅梦。
      来自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退伍军人周曦萌望着窗外的梧桐树说:“从小就想去参军,高考的时候也报了军校,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去成。在大学偶然发现这次机会,就还是想去,圆梦嘛!”夕阳下这位退伍老兵的侧颜线条有着多于同龄人的成熟,更有着坚毅和刚强。

醉里挑灯塑军路

      稚气还浮现在脸上,十九岁的他推开新兵连宿舍的门,老班长接过手中的背包,映入他眼帘的是钢筋管和木板拼装而成的上下铺床,12个人的寝室和一个过道里的小桌子显然没有学十宿舍楼的上床下桌和六人间来得舒服。但是咬了咬牙就一定要留下来,用周曦萌的话来讲就是,“谁还不是个爷们儿了。”就这样,一个弱冠少年踏上了他生命中熠熠生辉的两年军旅的路。
      新兵连距离城市不算远,但是军营和校园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仿佛昨天我还和他们一样,在读书写字;而今天我就在连队,摆弄枪械大炮。”

梦回吹角砌军梦

      北方寒冬来临的时候,白桦会脱下一树嫩绿的衣裳,变得坚韧,足矣抵抗寒霜。在附近的村里,远离城市和现代设施,近乎与世隔绝的就是周曦萌所在老连队驻地。取快递只能放到离连队最近的一个商店里,打电话问才能来取。老连队的士兵开始训练自己的专业项目,作为炮长的周曦萌就开始在各种步战车装甲车上与各种枪炮弹药打交道,单双杠、400米障碍跑、5公里体能训练,铸就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的信念。
      两年的军旅生活里,六个月的驻训,都在内蒙朱日和训练场,砂石、戈壁滩铺满了荒漠般的训练基地,海拔略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紫外线和光线十分强烈,站军姿就成了一个“老大难”,站直、手贴裤线、目视前方,一身戎装在骄阳下被阳光拉长又变短。刚开始只站半个小时,疲惫感就把他紧紧包围,而后训练强度一点点增加,直到能坚持两三个小时,站成一棵草原上挺拔的白杨。也有人会在训练中晕倒,但是周曦萌已经不是初来乍到,他清楚地知道,他守护的,是祖国神圣的边境线。

朱日和点兵铸军魂

      朱日和,注定是周曦萌终身难忘的地方。
      第一年驻训朱日和,周曦萌参与陆军合成营军事演习,那时候对对外驻训一无所知的他还是跟在老兵后面的“新兵蛋子”,秉持着“让你干啥你就干啥”的信念在夜里住帐篷,白天风吹日晒,入目所及,皆是飞沙走石。老兵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一碗米饭半碗沙”, 12级的狂风卷起沙尘暴,能使脸掉皮,车掉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炮长专业成员在每天太阳还没升起的凌晨四点半集合,徒步走到训练场,进行一天的训练,到晚上7、8点才回到驻地。三个月的训练和打磨,璞玉渐露,锋芒初现。
      再到朱日和,相似的驻地和训练场,但氛围却略显紧张,通信管制的严格就是某种暗示。直到阅兵的前一天,排山倒海似的欣喜裹挟着难以言说的激动而来,文件下发,宣布2017年7月30日9时,于内蒙古朱日和军事训练基地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当天夜里,周曦萌在帐篷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当他站在国旗下,主席的检阅车驶过面前时,周曦萌知道,他终于代表无数热血男儿,接受了国家的检阅,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重得让他自豪。看着整齐如刀切的方阵走过检阅台,最先进的战机划过天空,轰隆隆的引擎声也伴上了军乐的节奏,在眼前的,就是周曦萌幼年憧憬的“铁军”画面。

一樽清酒酹江月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短短两年却恍如隔世,开往北京的火车到站的时候,周曦萌见到了他两年前同窗的兄弟,拍了拍兄弟的肩膀,什么也不用说,心中盛满了感动。刚回到学校的时候,周曦萌还不会用新兴的共享单车软件,周边的朋友和导员老师们都给予了周曦萌极大的帮助,让他尽快适应重归的大学生活。由于国家政策对退伍老兵优待,周曦萌回来之后对自己的学业方向进行了调整,借助征兵优惠政策,结合自身的喜好和就业前景,周曦萌选择了就读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安全系,并且开始了一段新的学习历程。
      “这两年啊,我就没想过后悔,如果当初我没有去当兵,毕业了之后可能还是要去的。人这一生,总要经历一些事情,尝试一些事情,才能满足。”